八声甘州三首 其二

好溪山、一片玉玲珑。
身入画图中。
乍光摇银海,尘氛尽洗,杳霭溟蒙。
何似同餐沆瀣,踪迹摄飞鸿。
多事山阴棹,来往匆匆。
输与何人匀染,只云林子久,著笔偏工。
把渔航苇箔,零乱插西东。
最难描、晚峰多处,碧沉沉、寒色一林松。
更谁问,瓶梅冻折,闲倚薰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声甘州·其二》是中国宋代诗人李好古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详细的介绍:

  1. 词人简介
  • 李好古是宋代的一位词人。据历史记载,他的生平事迹不详。《八声甘州·其二》是他在某一时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 在文学上,李好古以其精湛的词艺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词作原文
  • 玉玲珑:这里的“玉玲珑”形容景色如玉雕般精致美丽,晶莹剔透。
  • 乍光摇银海:形容日光照射下的水面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如同大海一般浩渺无垠。
  • 杳霭溟濛:指天空中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深远、朦胧的感觉。
  • 多事山阴棹:这里的“多事”指的是繁忙的江上船只,山阴则是地名,可能是作者所居住或游历的地方。
  1. 词作鉴赏
  • 艺术特色:《八声甘州·其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图。词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使得这首词成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珍品。
  • 思想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词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本真的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词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仍能保持一颗平和、宁静的心。
  1. 文化影响
  • 作为古代文学作品的代表,《八声甘州·其二》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效仿其风格,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使得这首词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八声甘州·其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词作,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思想和情感的艺术结晶。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到理解和深刻感悟,还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