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四首 其一

两小曾逢,三生私订,当年早逗情芽。
记玲珑窗户,宛转纹纱。
有分琉璃匣畔,同心绾、斗叶拈花。
何应便,轻孤鸾镜,却驾钿车。
堪磋。
意中人远,想天寒翠袖,金屋徒夸。
叹依依别梦,知向谁家?
休恨寻春较晚,伤心处、不在天涯。
难忘是,春山眉抚,香若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是宋代女词人的经典之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介绍
  •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她是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苏轼合称“苏李”。李清照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后人尊为“词中之冠”“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诗词作品,尤其是其代表作如《声声慢》等,至今仍深受人们喜爱和传颂。
  1. 诗歌原文
  • 香冷金猊,画楼明月调弦管。雕栏相倚,犹似昔年双凤鸯。几度思春伤别绪,几回魂梦与君长。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当年少日,尝记戏语,错比心期。六朝旧事,风月无边,故人未还。凭高眺远,见眼前风絮飘摇。叹望久、双燕归来,又还惊散。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 待信归、锦书应达,说伊长、在水云乡。望尽秋千去,人不见,泪空垂。
  • 重寻旧梦,回首处,已是百年身。当时只道是寻常,却把青衫湿透。
  1. 词作鉴赏
  •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是一首抒发离愁别苦的词作。通过曲折含蓄的口吻,表达了女子思念丈夫的深婉细腻的感情。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
  • 词中提到的“双凤鸯”,即双飞的鸳鸯,象征着夫妻之间的恩爱与和谐。李清照以“画楼明月调弦管”来描绘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心境,既体现了词人的文雅气质,也反映了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
  • “几度思春伤别绪,几回魂梦与君长。”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在特定的时刻,因思春而感到伤怀,因思念丈夫而夜夜难眠。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词作更加具有感染力,能够触动读者的共鸣。
  • 整首词通过对昔日情景的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从欢愉到痛苦,再到无奈和期盼,每一个转折都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不仅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后世学者和文人研究的重要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