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华慢三首 其二

菊丛香后,枫叶明时,远棹湖边舣。
柁楼晚饭,恰相对、七十二峰烟髻。
汀洲如雪,荡诗意、白蘋香里。
到六桥、秋色迎人,应向酒垆沉醉。
惊心寒桂枯荷,便摇落添愁,也饶清致。
冷波残照,翻输尔、看足淡妆西子。
溪山信美,笑我亦、梦游曾记。
待明年、桂起春帆,趁二月桃花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瑶华慢·其二》是清代诗人史承谦创作的一首词。在这首词中,史承谦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情感世界。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具体介绍:

  1. 词的原文
  • 瑶华慢:瑶华慢是古代词牌名之一,用于词的创作。本首词名为“瑶华慢·其二”,说明它是在一个完整的“瑶华慢”格式下创作的作品。
  • 其二:表示这是该词系列中的第二首。
  • 其三:表明还有其他两首与这首词相关。
  1. 词的体裁与形式
  • 《瑶华慢·其二》属于古典诗歌中的词体,具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它遵循了传统的五言或七言诗的结构,通常包含平仄、韵脚等音律上的考量。
  1. 作品的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瑶华慢·其二》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水仙花、寒夜清辉等,这些元素共同构建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又神秘的场景之中。
  • 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情,史承谦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怀。这种情感的深沉和细腻,使得这首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 历史与文化背景
  • 清代文学:《瑶华慢·其二》创作于清代,这一时期的文化背景对词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清朝时期,文人对诗词创作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讲究艺术性,还注重内容的深度和哲理性。
  • 史承谦的个人经历:作为清朝时期的词人,史承谦的生活背景和个人经历也对他的诗词作品产生了影响。他可能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都反映在他的词作中。
  1. 词的意境与美感
  • 意境幽深:史承谦在《瑶华慢·其二》中营造了一种幽远、静寂的意境。读者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以及对美好生活短暂易逝的感慨。
  • 美感呈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心描绘,史承谦展现了词作的审美价值。他的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充满了音乐性和节奏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瑶华慢·其二》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更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展示了清代诗人的艺术成就和文化追求。通过欣赏这首词,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