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潮五古十七首 其二 (戊戌稿,清光绪二十四年)

一疏晨叩阙,夕贬大海南。
安知辟佛人,乃喜留僧谈。
苛论出后儒,公德宁遗惭。
蒙庄固多诬,妄说孔赞𣆀。
拒墨见夷之,此意良足参。
颠也实异僧,在世为奇男。
悯其醉佛久,将为醒沈酣。
想闻公语时,心已怕瞿昙。
仆仆八月间,来往至再三。
惜乎公遗书,意未申所含。
留衣人其人,微旨谁能谙?
中天北斗光,夜照叩齿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二》是清代丘逢甲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面对国家困境和社会矛盾时的心境和感慨。下面将从诗作的内容、背景以及艺术特色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1. 诗作内容:《说潮五古十七首其二》是清朝诗人丘逢甲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一疏晨叩阙,夕贬大海南”开篇,表达了作者对朝政的不满和个人遭遇的不幸。接着,通过“安知辟佛人,乃喜留僧谈。苛论出后儒,公德宁遗惭。蒙庄固多诬,妄说孔赞𣆀”等句子,揭示了当时学术界的一些荒谬观点和道德沦丧的现象。整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的叙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政治腐败,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 诗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当时正值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国内政治腐败,对外又屡屡受挫,如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丘逢甲写下了这首表达自己对时局不满和失望的诗歌。

  3. 诗作特色:《说潮五古十七首其二》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直白的语言和生动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和强烈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 语言简练:诗歌采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体现了诗人精湛的语言驾驭能力。
  • 主题深刻:诗歌不仅描写了个人遭遇,更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丘逢甲的《说潮五古十七首其二》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作品。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叙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改革的期望。这首诗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