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疏晨叩阙,夕贬大海南。
安知辟佛人,乃喜留僧谈。
苛论出后儒,公德宁遗惭。
蒙庄固多诬,妄说孔赞𣆀。
拒墨见夷之,此意良足参。
颠也实异僧,在世为奇男。
悯其醉佛久,将为醒沈酣。
想闻公语时,心已怕瞿昙。
仆仆八月间,来往至再三。
惜乎公遗书,意未申所含。
留衣人其人,微旨谁能谙?
中天北斗光,夜照叩齿庵。
【诗句注释】
一疏晨叩阙,夕贬大海南:指诗人被朝廷降职后,流落于海南岛,日夜思念朝廷。
安知辟佛人,乃喜留僧谈:诗人不知那些反对佛教的人,却喜欢和僧人谈论问题。
苛论出后儒,公德宁遗惭:指那些严厉批评佛教的人,其实是儒家学派的后学,而那些持公理的人,则不会因此而感到惭愧。
蒙庄固多诬,妄说孔赞𣆀:指庄子的言论多有不实之处,而孔子也并非完全正确。
拒墨见夷之,此意良足参:指拒绝与墨子交往,可见其主张“以夷制夷”的策略。
颠也实异僧,在世为奇男:指这个僧人虽然行为怪异,但他在世间却是一位杰出的男子。
悯其醉佛久,将为醒沈酣:指怜悯这个僧人沉迷于佛教之中,不能自拔。
想闻公语时,心已怕瞿昙:指渴望听到您的教诲,心中却害怕听到佛陀的名字。
仆仆八月间,来往至再三:指您在八月间的频繁往来,让我不胜其烦。
惜乎公遗书,意未申所含:可惜您的书信中没有表达清楚自己的心意。
留衣人其人,微旨谁能谙:指您留下的衣物上绣着“留衣人”,但谁又能领会其中的深意呢?
中天北斗光,夜照叩齿庵:指在中秋之夜,北斗星发出明亮的光芒,照亮了夜晚的叩齿庵。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批判态度,以及对僧人、后儒、孔子等人物的评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教的信仰和执着。
首联“一疏晨叩阙,夕贬大海南”两句描绘了诗人被朝廷降职后,流落于海南岛,日夜思念朝廷的情景。这里通过描绘诗人被贬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
颔联“安知辟佛人,乃喜留僧谈”两句则是对那些反对佛教的人的批评。诗人认为这些反对佛教的人实际上是儒家学派的后学,他们持有公理,不会因此而感到惭愧。这里的评价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教的批判态度。
颈联“苛论出后儒,公德宁遗惭”一句则是对那些严厉批评佛教的人的看法。诗人认为这些人实际上是儒家学派的后学,而那些持公理的人则不会因此而感到惭愧。这里的评价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教的批判态度。
尾联“颠也实异僧,在世为奇男”两句则是对那个僧人的评价。诗人认为那个僧人虽然行为怪异,但他在世间却是一位杰出的男子。这里的评价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教的信仰和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与僧人、后儒、孔子等人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批判态度和对于佛法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于人性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