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田山下寒飙肃,白发老妪当道哭。
问妪何事何愁蹙?
妪言有儿昨伐木,遇虎于山饱虎腹。
兹山往昔安樵牧,年来有虎伤人畜。
啸侣呼群食而宿,狼藉满山飞血肉。
犬豕未能餍所欲,近村噬人今五六。
谈者色变谁能逐?
空山辗转穷无告,残年自悲成老独。
嗟哉妪悲良足悲,惜尔不遇陈公网鳄时!
鳄杀儿,诉公知,公杀鳄,偿孤儿,鳄且可杀,虎何能为?
妪乎!
今则将安之?
妪悲妪徒悲,不如勿悲妪且归。
妪若不归虎将来,寒云黯黯白日颓。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黄田山行(戊戌稿,清光绪二十四年)

这句诗是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的内容和作者的背景。“戊戌”指的是光绪二十四年,这是清朝的一个年份。

2. 黄田山下寒飙肃

描述了诗人所在地的天气状况。”寒风凛冽”表达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3. 白发老妪当道哭

描绘了一位年长的老妇人在路上哭泣的情景。”白发”强调了她的年纪,”当道哭”可能意味着她因为某种原因而伤心或绝望。

4. 问妪何事何愁蹙

诗人上前询问老妪为何哭泣。这反映了诗人对老妪情绪的关注和同情。

5. 有儿昨伐木,遇虎于山饱虎腹

叙述了老人的儿子昨晚在山上伐木时遭遇老虎袭击,被老虎吞噬的情况。这里的老虎象征着危险和不测。

6. 兹山往昔安樵牧,年来有虎伤人畜

对比了山的过去和现在,指出以前这里是人们休息和劳作的地方,但现在变成了一个充满危险的环境。

7. 啸侣呼群食而宿,狼藉满山飞血肉

描述了一些猎人或者探险者在山上打猎后留下的场面。这里使用“啸侣”、“呼群”等词,描绘了一种集体行动的场景。

8. 犬豕未能餍所欲,近村噬人今五六

提到了其他动物如狗猪等也在吃这些散落的尸体,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程度。

9. 谈者色变谁能逐?空山辗转穷无告,残年自悲成老独

反映了人们对这种情形的感受和恐惧。诗人自己也被这种悲惨景象所震撼,感到无助。

10. 嗟哉妪悲良足悲,惜尔不遇陈公网鳄时!

感叹老妪的悲伤,认为其悲哀的程度已经足够让人同情,同时批评那些没有遇见类似陈公的人来制止这种行为的人。

11. 鳄杀儿,诉公知,公杀鳄,偿孤儿,鳄且可杀,虎何能为?

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一个道理:鳄鱼杀死了自己的幼子并向官府报告,官府处死了鳄鱼以补偿受害的孤儿;而老虎虽然可以杀死人,但并不能阻止这种行为的发生。

12. 妪乎!

表示对老妪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暗示了对她困境的无奈。

13. 今则将安之?

提出了一个疑问,即现在该怎么办才能解决问题。

14. 妪悲妪徒悲,不如勿悲妪且归。

再次强调了老妪的悲伤是徒劳无益的,不如放下悲痛回家。

15. 妪若不归虎将来,寒云黯黯白日颓。

如果老妪继续留在这里,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危险。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

赏析

《黄田山行》是一首描写山林悲剧的诗歌,诗人通过对黄田山区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自然环境,反映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诗人通过对话的形式,揭示了社会对这种自然灾难的无力感和对受害者的痛苦感受。最后通过老妪的不幸遭遇,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评。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