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 二月九日送客作

碧草人迷,青衫尘满,乡梦迢迢初觉。
送客旗亭,几度自嗟离索。
记欢会、去日空过,道珍重、流霞低酌。
怪年时、驿路荒寒,行人何事愿飘泊。
他乡无奈滞迹,堪叹客边风紧,罗衣愁薄。
古道云封,辜负谢鲲丘壑。
又今朝,数到离怀,怎禁住、泪随声落。
待归来、挨过黄昏,倚阑听画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绮罗香·二月九日送客作》是清末诗人王易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情价值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创作背景:该诗的创作年份不详,但可以推测其为清末或民国时期的作品。诗中“碧草人迷,青衫尘满,乡梦迢迢初觉”等描述,透露出送别的场景既真实又带有些许哀愁的色彩。
  2. 诗歌内容:《绮罗香·二月九日送客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个送别的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中“碧草人迷,青衫尘满,乡梦迢迢初觉”,生动地描绘了送别时的自然环境和人物心情。同时,“送客旗亭,几度自嗟离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情感体验及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3. 艺术特色:王易的这首《绮罗香·二月九日送客作》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首句“碧草人迷,青衫尘满,乡梦迢迢初觉”不仅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更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情境之中。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深沉和动人。
  4. 文化价值:在传统文化中,送别总是充满了情感和哲理。王易的这首词不仅表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观和人生哲学。通过对送别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经历的深刻感悟。
  5. 现代意义:《绮罗香·二月九日送客作》在现代仍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它不仅能够激发人们对传统诗词的兴趣和热爱,还能够引导人们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表达和珍视人际关系。

王易的《绮罗香·二月九日送客作》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词,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无论是从艺术表现手法,还是从文化内涵来看,这首诗都是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