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柏庐美洲书兼寄步曾

万里鸿飞心事传,乍随风色到吟边。
相携故侣成川逝,几向西楼看月圆。
避地九夷原匪陋,藏身一壑恐难坚。
海天不作蛟鼍梦,夜雨寒灯已隔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得柏庐美洲书兼寄步曾》是近现代诗人王易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古诗:

  1. 作者介绍:王易,一位擅长诗词的语言学家和国学大师。原名朝综,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歌风格深受古典文学的影响,同时又能融入自己的创新和感悟。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 作品原文及翻译:万里鸿飞心事传,乍随风色到吟边。相携故侣成川逝,几向西楼看月圆。避地九夷原匪陋,藏身一壑恐难坚。海天不作蛟龙现,此去何须问远行。
  3.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述与朋友的离别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情与牵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作为学者的忧国忧民之心。
  4. 文化影响:在中国文化中,诗词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承载文化、情感和历史的重要载体。王易的作品《得柏庐美洲书兼寄步曾》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其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文化价值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5. 现代意义:在当今社会,虽然科技迅猛发展,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然珍贵。王易的诗提醒现代人在快速发展的生活节奏中,不应忘记对友谊和文化传统的维护。

《得柏庐美洲书兼寄步曾》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