镫影新春,蟾远此夜,几家庭院箫管。
缓缓轻舁,熟路未妨归晚。
正到门,爆竹烟笼,先照著、玉梅花暖。
庭畔。
似云阶月地,游仙乍返。
暗数前时赏玩。
只第一良宵、姮娥难见。
度尽华年,宝马香尘梦远。
怕夜寒、帘隙窥人,湿衫袖、柳梢吟怨。
缘浅。
想玉人独自,璇宫漏转。
月华清 丙午元夕,从东骛山乘月还山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华清·丙午元夕,从东骛山乘月还山庄》是王闿运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作品背景:《月华清·丙午元夕,从东骛山乘月还山庄》创作于清朝丙午年即乾隆三年的元宵节之夜,这是一首描写节日夜晚景象和诗人个人情感体验的古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元宵节当晚的月光、庭院中的箫管声以及夜色中的轻舆等元素,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个传统节日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旅途的哲思。
原文及翻译:诗的原文如下:“镫影新春,蟾远此夜,几家庭院箫管。”这句诗描述了元宵节夜晚,明亮的灯笼映照着新春的喜庆,远处传来了悠扬的箫管声。
赏析与评析:《月华清》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节日气氛的独特感受,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情感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王闿运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使这首诗成为清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写作背景:《月华清》的创作背景同样重要。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以及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王闿运作为晚清时期的杰出诗人,其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还体现了个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艺术特色:王闿运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明月”和“轻舆”,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古典美感。此外,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也处理得非常和谐流畅,读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
《月华清·丙午元夕,从东骛山乘月还山庄》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和魅力,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精神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