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夜,同听水、叔毅螺江泛月,叠前韵一首并柬君常

看竹入村莫入城,爱莲赏花莫赏茎。
过时失地始则悔,来补秋事寻幽盟。
主人三两联臂出,岸侧已有扁舟横。
水禽夜静汝好睡,安用云际鸣相惊。
同居忧患那忍触,嗟我去岁未死兵。
今夜月明心上阔,顿觉冥涨生沧瀛。
蒙蒙百步回望里,君家烟树虚且清。
桄榔无花有高影,下覆楼火摇微赪。
雨余江气乍清肃,早晚岩桂飘金英。
沾衣霜露不足惜,但恐河汉垂垂倾。
坐怜鳌峰灯影底,张侯北涕哦诗情。
吾曹用意取疏散,文字驱迫如官程。
方山浸江转深黑,回棹谁掠菰蒲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月十五夜泛月赋》是唐代文学家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写于大和六年(832年)七月十五日,即中元节之夜。诗中的“水”指张水部(名皋),叔毅是他的号;螺江泛月指在螺洲江上泛舟赏月。诗人借中元节的夜晚,与友人泛舟赏月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黑暗腐败的状况。

李商隐用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中元节夜晚的月光和泛舟的景色。他以“银汉无声转玉盘”开头,形象地描绘了夜空中明月升起的情景,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接着,他用“水国寒光生净绿”来表现湖面上的月光,以及湖边柳树的倒影。这些景象都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最后,他用“何人不起故园情”来结束全诗,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