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皙
诗句: 辛丑五月,闽中疫作,死者数万。村居假息,风雨中溪水暴涨,适听水老人寄示:报君常招看鉴亭荷花,诗未有见及之语,并痛刘李二生之亡,依韵奉和 老来空心如空城,病后寸鬓成枯茎。 村居畏尘不畏水,红蕖白鸟吾同盟。 五月朅来入南郭,道旁疫死尸纵横。 嗒然归卧六十日,一日一念皆百惊。 复闻城中水大至,平地顷刻成重瀛。 两岁凶灾亲眼见,伤害人物如刀兵。 天公不仁不敢怨,谁敛众泪归诗清。 螺江老人吟寄我
【注释】 七月十五夜,再泛螺江,与听水老人同赋:泛,泛舟。螺江,在江西吉安永新县北。《太平寰宇记》引《临川记》:螺江,一名白沙江,出上饶县东三十里白沙岭。螺江即今赣江上游的白沙河。螺江之滨,古有螺山,故有此名。 风景依然淡不收:风景,指眼前景物。收,收敛。 空江十步便知秋:空江,指螺江上空无一物,只有清澈的水面。十步,形容距离极短。 请看去水无留影,莫遣微云在上头:请看,请求。去水,指流水。
【注释】 天涯:指遥远的天边。穷尘:指极远的尘世。漂摇:飘荡不定。 客:客人。 虾菜:即蟹、蚌等海味,古代诗文中常用来代指佳肴美味。无恙:没有灾祸的意思。 虫沙:比喻灾难。怆神:悲伤得神魂不安。 洲渚:水中的小岛。渺无人:形容人烟稀少,荒凉冷清。 【译文】 与高朴庵大令在天涯相对说话,酒宴上我们彼此心意更加亲密。 我们万里漂泊都是异乡之人,一生惆怅不因贫困而改变心情。 就算虾蟹鱼鳖能保其安全
观槿危病数月,中间死且两日矣 这是一首描绘槿树经历生死考验的诗。槿,即木槿花。全诗以槿树的生长和死亡为线索,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感慨。 浊世日多闻,死趣闻者稀 在污浊的世界中,人们往往只关注生的意义,而忽视了死的价值。诗人认为,真正理解死的人很少。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思考。 观槿死里来,说死殊新奇 槿树经历了死亡的痛苦,却以另一种形态重生
睛坡软翠媚烟萝,作剧东风孰奈佗! 不与春山借颜色,道旁争得见愁蛾。 注释:在晴天的山坡上,柔软的绿草像绿色的烟笼一样飘动着,微风轻轻吹拂,好像在和它嬉戏。一阵强风袭来,把柳叶吹得翻飞不定,好像在向人诉说着什么。 晴日的山坡上,长满柔嫩的绿色,像烟雾一样笼罩着。一阵春风过后,柳枝随风摇曳,仿佛在和煦的春光中嬉戏。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那些在春天里欢快奔跑的鸟儿们。 晴日的山坡上,长满了柔软的绿色
七月十五夜,同听水、叔毅螺江泛月,叠前韵一首并柬君常 看竹入村莫入城,爱莲赏花莫赏茎。 过时失地始则悔,来补秋事寻幽盟。 主人三两联臂出,岸侧已有扁舟横。 水禽夜静汝好睡,安用云际鸣相惊。 同居忧患那忍触,嗟我去岁未死兵。 今夜月明心上阔,顿觉冥涨生沧瀛。 蒙蒙百步回望里,君家烟树虚且清。 桄榔无花有高影,下覆楼火摇微赪。 雨余江气乍清肃,早晚岩桂飘金英。 沾衣霜露不足惜,但恐河汉垂垂倾。
注释: 险中谁着架山楼,地望参差岂自由。 涧底长松无一语,茆檐倾水与梳头。 译文: 险道之中,谁在架设山楼?地势高低不一,难道是自由的吗? 涧底的松树静静地生长,没有发出一声叹息;屋檐上雨水流淌如梳头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风景画。诗人通过描绘山水、松树和屋檐等景物,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其中,“险中谁着架山楼”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困境的感慨
战作誉蚊诗 炎方有微虫,众口交詈毁。 惟予曰不然,此物甚可喜。 儒生习书寝,荒坠志业始。 嗡然下嘬之,左右立监史。 日中各有事,不出使徐理。 黄昏独无畏,结阵压重垒。 金鼓以作气,暗袭勇夫耻。 朱门盛卫设,扇拂交帱几。 南山伐蒿艾,熏灼涸人髓。 此曹吝躯血,不舍以至死。 汝前忽复回,意若示轻鄙。 幸能忍须臾,卑飞过贫里。 贪财复惜命,今古情尽尔。 汝持身作注,得尺甘丧咫。 一饱细可怜,道固不欺诡
【注释】 梅花:即梅花诗,作者自作。 茆(máo)屋:茅舍,简陋的住房。 苍苔:指房顶上长出的青苔,是久经风雨侵蚀而形成的。 翛(xiāo)然:形容人高洁不群的样子。 曾:竟。 吹香:梅花开放时散发香气。 管:不管束。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谪期间。诗人以梅花自况,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清高绝俗的性格特征,同时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不平。 首句“茆屋苍苔岂有春”,意思是说,我那茅屋上长满青苔
风景依然淡不收,空江十步便知秋。 请看去水无留影,莫遣微云在上头。 有酒就君先一醉,无诗愧我续兹游。 经年世事何从说,借与船唇睡即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