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相对话穷尘,杯酒离筵意较亲。
万里漂摇同是客,一生惆怅不因贫。
从教虾菜能无恙,也为虫沙久怆神。
明发思君向何处,白云洲渚渺无人。
【注释】
天涯:指遥远的天边。穷尘:指极远的尘世。漂摇:飘荡不定。
客:客人。
虾菜:即蟹、蚌等海味,古代诗文中常用来代指佳肴美味。无恙:没有灾祸的意思。
虫沙:比喻灾难。怆神:悲伤得神魂不安。
洲渚:水中的小岛。渺无人:形容人烟稀少,荒凉冷清。
【译文】
与高朴庵大令在天涯相对说话,酒宴上我们彼此心意更加亲密。
我们万里漂泊都是异乡之人,一生惆怅不因贫困而改变心情。
就算虾蟹鱼鳖能保其安全,也难免受到虫沙的困扰而心神忧伤。
明天一早想起高朴庵就向何处寻访,白云洲渚荒无人烟一片寂寥。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元丰六年(1083)秋,离开杭州时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与友人分别,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首联写离别之情;颔联写自己与友人的身世遭遇相同;颈联抒发因遭逢不幸而产生的感慨;尾联写诗人离杭后的感受。全诗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诗一开头,“天涯”二字点明两地相隔之远;“相对”二字写出两人相见恨晚之意。接着写两人同席共饮,情谊深厚。“杯盘狼籍”,说明宴会丰盛,气氛热烈。这两句既表明了友情的深厚,又烘托了别离时的伤感。
“万里漂摇”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诗人对前途的担忧、焦虑之情。诗人认为,自己和高朴庵一样,都是远离家乡,在外飘荡,不能像常人那样安居乐业,因此感到惆怅不已。
“一生惆怅不因贫”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因贫困而产生的愁苦。他觉得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并不因此而感到悲哀,而是更加珍惜眼前的友谊。然而,当诗人得知高朴庵即将离去的消息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哀伤之情。
诗人感叹:“从教虾菜能无恙,也为虫沙久怆神。”这里,诗人用“虾菜”“虫沙”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高朴庵即将远行的生活场景。尽管生活艰难,但诗人仍希望高朴庵能够平安无事,不要因为生活的困境而忧心忡忡。这种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尾联“明发思君向何处,白云洲渚渺无人”一句,则把诗人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他明知高朴庵已经远行,但仍忍不住想要询问他的去处。同时,他想象着高朴庵在离开杭州后,会去往哪个地方?是否还会记得自己的友情?最后一句“白云洲渚渺无人”,更是把诗人对高朴庵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与高朴庵的离别情景,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中的关键词汇如“天涯”、“漂摇”、“惆怅”、“虫沙”等,都富有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