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分飞 其二 有寄二首

共子真同魂与魄。不道轻轻便坼。
无奈离魂急。独留残魄谁相匹。
检点屏帷寻旧迹。印臂钗痕未失。
立尽窗儿黑。愁来那辨阡和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士禄是清代的诗人。他的作品是《惜分飞·其二·有寄二首》的下篇,即“其二是”的内容。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还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具体分析如下:

  1. 诗歌原文
  • 共子真同魂与魄:表示两人之间灵魂的合一。
  • 不道轻轻便坼:形容分离时的悲伤。
  • 无奈离魂急:表达无法控制的离别之痛。
  • 独留残魄谁相匹:指自己孤单一人,无人可以相伴。
  • 检点屏帷寻旧迹:回忆过去共同生活的场景。
  • 印臂钗痕未失:怀念对方留下的痕迹,如手臂上的印记和首饰上的痕迹。
  • 立尽窗儿黑:长夜难眠,直到天色变暗。
  • 愁来那辨阡和陌:在忧愁中分辨不清方向,形容内心的迷茫和痛苦。
  1. 诗歌鉴赏
  • 情感深沉:王士禄通过这首词深情地表达了对远行之人的思念。这种情感不仅仅是物理距离的隔阂,更是心灵深处无法割舍的联系。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来增强表现力,如“轻轻便坼”、“独留残魄”等,这些意象生动形象,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语言优美:王士禄的诗歌语言优美,用词考究,能够很好地传达出情感的微妙变化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1. 创作背景
  • 生平简介:王士禄(1626—1673)是清朝的著名诗人之一,山东新城人,字子底,号西樵山人。顺治九年进士,曾历任多个官职。他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其中以诗词为最突出的成就。
  • 作品特点:王士禄的诗文风格冲和淡泊,他的诗歌多反映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擅长运用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1. 艺术手法
  • 对比鲜明:王士禄在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将离别的痛苦与心灵的渴望进行对比,使情感更加强烈和深刻。
  • 象征寓意:许多诗歌中都蕴含着象征性的元素,这些元素往往具有多重含义,能够引发读者的深层次思考。
  • 情景交融:王士禄的诗歌善于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1. 文化价值
  • 历史传承:作为清代的文学作品,《惜分飞·其二·有寄二首》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们的情感状态,也成为了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 审美启示:王士禄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给后世读者提供了审美享受和思想启迪。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美学追求。
  1. 现代意义
  • 情感共鸣:现代人在阅读这样的作品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和个人体验,从而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 文化反思: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和欣赏,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使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寻找文化的根和魂。

王士禄的《惜分飞·其二·有寄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古典词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刻人生哲理和情感世界的艺术作品。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解读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远影响,同时也能够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