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远连天,最销凝、江上月斜烟晓。
倒影浸芙蓉,澄鲜极、岂待鲤鱼风扫。
枫湾柳巷,星星红露渔灯小。
惆怅楚魂招不起,零落几多香草。
者回梦度潇湘,讶沙清石浅,比前退了。
打桨入芦花,野桥断、偏有鹭鸥寻到。
予怀渺渺。
浮家人去烟波悄。
那更霜浓洲渚冷,渐渐采菱船少。
南浦 秋水用前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浦·秋水用前韵》是殷秉玑创作的一首词,其内容主要描写了江上的景色和作者的感怀。
在这首词中,“一色远连天,影澄清”开篇便描绘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景象,天空与水面相接,显得格外地清晰和明朗。接着,“有梦闲鸥先晓”则通过鸥鸟的早飞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给人以一种清晨的宁静感受。
词中的“极浦易凄迷,菱花瘦,镜里眉波难扫”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水域的深深怀念,以及自己在镜中所见到的疲惫之态。“相逢何处,前生曾记圆萍小”则透露出一种宿命论的悲哀,诗人似乎在寻找前世的约定之地,却无法找到答案,这种迷茫增添了词作的悲凉色彩。
结尾部分“冷落楚江魂不定,怨煞美人芳草”更是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这里的“冷落”和“怨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留恋和感慨。整首词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江水秋日的画面,并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古代文人的心境变化和艺术追求。
《南浦·秋水用前韵》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优美诗作,同时也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邃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