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其一 春日山居二首

徙倚柴门,如许春光,幽思无聊。
渐浅藻浮青,烟生溪口,长松分翠。
晴蔽山椒。
断续人家,参差林麓,官道遥通大石桥。
香风起,又吹残秾李,落尽夭桃。
竹篱夹住墙腰。
更北舍东邻屋覆茅。
喜叱叱村童,畦边驱犊,乌乌渔夫,浦外鸣桡。
时见斜阳,平连莽苍,荷锸随身下采樵。
都休问,问王孙芳草,愁绝魂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春日山居二首》是王于臣所作,这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抒发诗人情感的词作。

王于臣(1832~1894),字越王,宜兴人,有《凫亭词》一卷。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和具体时间不详,但根据其意境和风格,它可能写于清中叶。王于臣的词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对山水田园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沁园春·春日山居二首》的内容涉及了词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感受。词中的“徙倚柴门”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里悠闲自得地站在柴门前的情景,这种情景不仅体现了季节的特点,也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氛围。词中的“浅藻浮青”、“烟生溪口”、“长松分翠”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林景象。其中,“长松分翠”不仅描述了树木的色彩,更暗示了生命力的旺盛和自然的和谐之美。同时,“晴蔽山椒”和“断续人家,参差林麓”等句子,通过色彩和形态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

《沁园春·春日山居二首》是王于臣创作的一首咏物抒怀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词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清代文学、园林建筑及山水画艺术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