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西陵月夜

闻是西陵。
好借邮亭。
为羁愁、怕听秋声。
小窗清影,残月三更。
觉睡难支,灯未烬,酒初醒。
自分飘零,何处逢迎。
到今朝、琴剑无凭。
钱塘回首,一片云横。
且拥寒衾,追旧事,笑生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香子·西陵月夜”是一首清代诗人王于臣创作的词,该词描绘了作者在西陵月夜下的场景和心情。下面是对该词的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王于臣,清代文人,其作品《行香子·西陵月夜》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1. 原文及译文
  • “闻是西陵,好借邮亭,为羁愁、怕听秋声。小窗清影,残月三更。觉睡难支,灯未烬,酒初醒。”描述了作者身处西陵,借助邮亭寄情的情景,以及在寂静的月夜中感受到的秋日凄凉。
  • “自分飘零,何处逢迎?到今朝、琴剑无凭。钱塘回首,一片云横。”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过去的追忆。
  1. 词中意象与情感
  • “闻是西陵,好借邮亭,为羁愁、怕听秋声。”这里的“西陵”和“邮亭”暗示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
  • “小窗清影,残月三更。觉睡难支,灯未烬,酒初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寂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 “自分飘零,何处逢迎?到今朝、琴剑无凭。”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行香子·西陵月夜》不仅是一首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清代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他们的生活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