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宫思晋表弟联

杜老吟残,空向草堂留画稿;
江郎才尽,那堪彩笔痛花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宫思晋表弟联》是方士淦创作的一副对联。下面将深入探讨这一文学作品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方士淦,号莲舫,又号啖蔗居士,是清代安徽定远县人,他以举人身份进入官场,曾历任浙江湖州知府等职。
  • 方士淦在道光五年因事革职遣戍伊犁,并在嘉庆十三年考取举人。
  1. 创作背景
  • 方士淦在仕途中曾遭遇过失败和挫折,这可能在他的诗歌中有所反映,而创作此对联可能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1. 文学鉴赏:《挽宫思晋表弟联》是方士淦创作的一副对联,其原文如下:
    杜老吟残,空向草堂留画稿;江郎才尽,那堪彩笔痛花飞。
  • 上联“杜老吟残,空向草堂留画稿”描绘了一位文人晚年仍坚持写作,留下传世佳作的情景;
  • 下联“江郎才尽,那堪彩笔痛花飞”则反映了文人才华耗尽,无力再挥毫泼墨的无奈与辛酸。
  1. 艺术特色
  • 此对联在结构上采用了平仄相对的方式,上下联均以七字句为主,形式上规整且富有节奏感。
  • 对仗工整,用词考究,不仅在音韵上相合,更在意境上形成对比,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1. 历史影响
  • 《挽宫思晋表弟联》虽未被广泛传颂,但作为方士淦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该作品的流传与传播,对于了解清代诗人的创作风貌、地域文化以及社会背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1. 现实意义
  • 通过对《挽宫思晋表弟联》及其作者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及其对社会现实的反应。
  • 研究这样的文学作品对于传承中华文化、促进文学研究和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挽宫思晋表弟联》不仅是清代诗人方士淦的作品,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欣赏和研究这一对联,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