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望雨

瓦雀鸣春,窗鸡报晚。
卷帘薄雾笼幽草。
山家正在望甘霖,鸠啼屋角听来好。
润叶愁微,沾枝恨小。
东风莫把浓云扫。
年光输与柳条多,依依不觉春将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莎行·松花江望雨》是清代诗人王贞仪的作品,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深入探讨此词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王贞仪字德卿,安徽泗州人,生于1768年,卒于1797年,是清朝时期的一位文人。他著有《星象图释》《历算简存》等学术著作,遗憾的是这些作品均已失传。
  • 词作成就:《踏莎行·松花江望雨》是王贞仪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的诗词才华。这首词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象的壮美,还蕴含着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1. 词作原文
  • 词句原文:黑水惊流,黄云隐雾。晓峰新翠薶千树。片帆刚渡半烟江,不知何处吹来雨。喷雪涛飞,搏沙风驻。翻盆挂瀑横空布。风波如此掉回船,星红一线雷车舞。
  • 词意解读:此词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通过“黑水惊流,黄云隐雾”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但又带有神秘色彩的画面。“晓峰新翠薶千树”则展现出早晨的景色,给人以清新、生机勃勃的感觉。而“喷雪涛飞,搏沙风驻”则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1. 词作鉴赏
  • 艺术特色:此词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价值。首先,它在语言上运用了大量的生动形象和细腻的比喻,如“喷雪涛飞,搏沙风驻”,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其次,它通过对比(如“晓峰新翠薶千树”与“不知何处吹来雨”)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最后,它的整体构思巧妙,结构紧凑,既有宏大的场景描绘,又有细腻的情感抒发,体现了词人在艺术上的高超功力。
  • 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王贞仪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这种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普遍追求。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这首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现了王贞仪卓越的诗歌才华,也为研究清代诗词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外,它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社会反响:此词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社会反响。许多文人学者对它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认为它在艺术表现和情感表达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不仅显示了王贞仪作为文人的影响力,也反映了这首词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踏莎行·松花江望雨》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词作品,也是反映作者王贞仪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载体。通过对这首词的了解,不仅能够欣赏到古代诗词的魅力,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