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 赠冒晋人

傍东墙、寒烟老树苍茫。
向此中,锄花灌竹,区区贫也何伤。
书五车、有儿能读;
酒一石、卖赋堪偿。
策杖探梅,寻僧踏雪,水边林下恣徜徉。
纵博得神仙富贵,勘破也寻常。
争似做、诗家沈谢,词苑王杨。
叹年年、江河日下,何须潦倒风霜。
招不来、青门寄傲;
麾不去、白社埋狂。
鹤戴书归,鹿衔花卧,茶经丹术满缥囊。
臣本是、农家之子,所业在田桑。
任没齿、藜羹藿食,岂是膏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多丽·赠冒晋人》是清代丁之翘创作的一首词,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多丽·赠冒晋人》的作者是丁之翘。丁之翘是清代诗人,他的创作涉及诗词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表达。丁之翘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志向,还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2. 创作背景:《多丽·赠冒晋人》创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作为清代文人的丁之翘,其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氛围和个人情感。这首词可能写于丁之翘晚年或中年,这一时期的丁之翘可能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时,通过文学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3. 内容主题: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界的赞美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追求。通过对寒烟老树、锄花灌竹等景象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诗中的“书五车”与“酒一石”,象征着知识与财富,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的尊重以及在物质与精神之间寻求平衡的理念。
  4. 艺术特色:从艺术形式的角度来看,丁之翘的《多丽·赠冒晋人》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多丽·赠冒晋人》的语言优美,情感丰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文化内涵。
  5. 价值意义: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这首词对于了解清朝末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展示了丁之翘个人的文学成就,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状态。此外,该词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研究中国古典诗词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综上所述,《多丽·赠冒晋人》不仅是丁之翘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