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

人生无贤愚,大节本所共。
蹉跎一失身,岂不负弦诵。
卓哉李先生,九流称博综。
心鄙马季长,不作西第颂。
屏居向郊坰,食淡常屡空。
清修比范丹,聪记如应奉。
力学不求闻,终焉老家巷。
同时程中丞,一疏亦惊众。
玉玺安足陈,亟进名臣用。
党论正纷挐,中朝并嚚讼。
世推山东豪,三李尤放纵。
祠奄与哭典,后先相伯仲。
初逾士类闲,竟折邦家栋。
悲哉五十年,风尘尚澒洞。
我来拜遗阡,增此儒林重。
虽无謦咳接,犹有风流送。
自非随武贤,九原谁与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是一首明代诗人顾炎武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位伟大人物的缅怀与敬仰。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明亡后改名炎武。他生于江苏昆山亭林镇,一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是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学者。

  2. 作品原文:《過矩亭拜李先生墓下》人生无贤愚,大节本所共。蹉跎一失身,岂不负弦诵。卓哉李先生,九流称博综。心鄙马季长,不作西第颂。屏居向郊坰,食淡常屡空。清修比范丹,聪记如应奉。力学不求闻,终焉老家巷。同时程中丞,一疏亦惊众。玉玺安足陈,亟进名臣用。

  3. 诗意解析: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一位名叫李先生的古人的敬仰之情。诗中的“卓哉李先生”是对李先生高尚品德的赞扬,“清修比范丹”则是指他的品德和学问都像古代的范仲淹一样高洁。而“玉玺安足陈”,则是说这位先生并不以权位自居,而是致力于为国为民,不贪图权力和财富。

《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作为一首反映历史人物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更在历史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读者通过阅读这首诗,可以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精神,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