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饮酒七首 其六

清辰开酒罂,有物如凝脂。
团团相纠结,轮囷复葳蕤。
照眼截如肪,触手滑如砥。
嫩如小儿掌,甘如妃女饴。
馨香撩鼻舌,三嗅涎流匙。
罂颈仅容指,膏乳非人为。
浮蚁不足言,无乃真肉芝。
或云酒之精,泛盎脱糟醨。
酝酿金玉浆,氤氲结甔甀。
服之为列仙,匪独可疗饥。
事虽不经见,此理诚有之。
酌酒自庆喜,醉倒成鸱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后饮酒七首 其六》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的作品,该诗原文如下:

  1. 作者简介
  • 钱谦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蒙泉居士。他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文学家、史学家。在清朝建立之后,钱谦益一度担任过翰林院编修等职位。他的诗文多涉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论与反思,体现了他的文人身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 诗作内容
  • “清辰开酒罂,有物如凝脂。团团相纠结,轮囷复葳蕤。照眼截如肪,触手滑如砥。嫩如小儿掌,甘如妃女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开瓶时酒液的美丽景象。”清辰”指的是清晨时分,而“酒罂”则是指用来盛放美酒的陶制罐子。诗句通过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将酒液的形状和口感形象地展现出来,让人仿佛能够闻到酒香,感受到那细腻而醇厚的口感。
  1. 诗歌鉴赏
  • 钱谦益的《后饮酒七首 其六》不仅在艺术表现上独树一帜,还在思想深度上具有深刻意义。通过对美酒的描述,诗人巧妙地表达了他对人生和世事的态度。他借酒喻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理想。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也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追求目标。

钱谦益的《后饮酒七首 其六》不仅是一首描写美酒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意、反映作者人生哲学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可以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