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七首 其七

昔与程孟阳,闲窗较酒品。
屈指北酒佳,西笑忘食寝。
南酒推金坛,甘香比桑葚。
于公知我好,载送似给廪。
船到竞逢迎,尊开破寒噤。
消磨长日景,流连乙夜枕。
自从来长安,市酒类拾沈。
还忆良尝醴,如饥思得饪。
美酒不博官,吾计久已审。
况乃官又罢,颂系受凄凛。
已矣归去来,无为叹苒荏。
多乞于家酒,细与程生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饮酒七首 其七》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所作,属于《饮酒二十首》系列中的第七首。此诗不仅体现了陶渊明对菊花的钟爱,还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诗人简介: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是东晋末年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同时也是辞赋家和散文家。他的生活背景经历了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不安与频繁战争,这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独特的时代背景。陶渊明在官场中短暂地担任过小官,但因厌倦官场而选择辞官归隐,这种生活转变促使他在田园诗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田园诗主要反映了他对自然、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如《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作品,展现了他追求简朴生活和精神自由的理想。
  2. 创作背景:《饮酒·其七》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正处于战乱频繁、政治腐败的背景下,士人阶层普遍感到失望和无助。陶渊明通过他的诗作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在《饮酒·其七》中,他通过对秋菊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同时也隐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3. 诗歌内容:《饮酒·其七》描写了诗人在秋天独自赏菊的情景。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得的画面,通过简单的动作“东篱下采菊”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则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整体上,这首诗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陶渊明的《饮酒·其七》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天赏菊的抒情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更深刻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和对未来理想的追求。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