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路值一阳天,霜透征裘陟巘巅。
九里山前沙草合,石头城角水云连。
双凫唼喋浮淮浦,孤雁翩翻下泗川。
马首北来闲吊古,旧陵宫树不知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凤阳路值一阳天,霜透征裘陟巘巅。
九里山前沙草合,石头城角水云连。
双凫唼喋浮淮浦,孤雁翩翻下泗川。
马首北来闲吊古,旧陵宫树不知年。
《冬至渡淮》是于成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的著名诗人和政治人物。他不仅以清廉的为官生涯受到康熙皇帝的赞誉,还因其文学成就被后世传颂。
诗歌原文:诗中“凤阳路值一阳天,霜透征裘陟巘巅”描绘了冬至时节寒冷的气候和旅途中的艰辛;“九里山前沙草合,石头城角水云连”则通过自然景观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秀美。
艺术特色:此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双凫唼喋浮淮浦,孤雁翩翻下泗川”中的飞鸟形象,寓意着诗人在艰难环境中仍保持高洁的志向和不屈的精神。
情感表达:整首诗渗透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历史影响:这首诗不仅在当时流传甚广,而且其深远的影响力延续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冬至渡淮》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也是个人情感与时代脉搏共同跳动的产物。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品味古人情怀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