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署中闲咏 其一

窗前驯鸽行书案,惊醒主人午梦时。
起坐闲看十七史,古今成败有谁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罗城署中闲咏·其一》是清代著名诗人于成龙的作品。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于成龙,字启东,号壮武,是清朝时期的一位杰出官员。他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以卓著的政绩著称,深得百姓爱戴。他三次被举“卓异”,因其廉洁刻苦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康熙帝赞誉为“清官第一”。他的事迹传颂至今,成为后世官员学习的典范。

  2. 作品原文:窗前驯鸽行书案,惊醒主人午梦时。起坐閒看十七史,古今成败有谁知。

  3. 作品赏析:这首诗歌通过描绘一个安静的书房场景,反映了作者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诗中的“窗前驯鸽行书案,惊醒主人午梦时”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在午后小憩时,被窗外飞翔的鸽子唤醒的情景。而“起坐閒看十七史,古今成败有谁知”则表达了作者在闲暇之余翻阅历史的感慨,对古今兴衰成败的淡然处之的态度。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人格魅力。

  4. 写作背景:《罗城署中閒咏》共有三首,这是其中之一。每首诗都描绘了不同的场景,如“子厚当年被谪时,柳州城上写新诗。那知千载存亡后,我与先生共客羁”等,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历史文化认知。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也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5. 文学价值:作为清朝时期的作品,《罗城署中閒咏》不仅是于成龙个人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是其政治理念和文化修养的体现。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同时,这首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6. 历史意义: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文学作品成为了后人研究历史的窗口。于成龙的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清朝文人生活状态和思考历史兴衰的契机。《罗城署中閒咏》及其相关联的其他作品,成为了研究清朝文化、政治以及文人心态的重要资料之一。

《罗城署中閒咏·其一》是于成龙在清朝时期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诗歌。它不仅仅是个人情感和生活状态的反映,更是对历史、文化和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批判。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