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渡江有寄

春阴和雨黯孤舟,历历津亭抵梦游。
芳草未知为客意,暮云偏领渡江愁。
惊沙望里芜城赋,画角飘来万岁楼。
寄语半山堂上客,壶觞还似旧风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京口渡江有寄》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通过描绘江南的景色与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以下是这首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钱谦益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于历史变迁的敏感和个人经历的复杂感受。他在南明弘光时期出任礼部尚书,后来因政治原因降清,并担任了礼部部右侍郎等职。这些经历使他深刻体验到了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起伏。
  2. 诗歌原文
    春阴和雨黯孤舟,历历津亭抵梦游。
    芳草未知为客意,暮云偏领渡江愁。
    惊沙望里芜城赋,画角飘来万岁楼。
    寄语半山堂上客,壶觞还似旧风流。
  3. 诗歌鉴赏
  • 景物描写:《京口渡江有寄》通过对春天阴雨、渡船、津亭等自然景物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沉的氛围。诗中的“春阴”和“和雨”、“津亭”和“梦游”等词语,都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过往记忆的怀念。
  • 情感表达:整首诗歌渗透着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特别是结尾部分,通过对“半山堂上客”的问候,反映了他对过去朋友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 艺术手法:诗中巧妙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例如,“芳草”和“暮云”分别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画角”则象征着战争与和平之间的转换。这些元素的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京口渡江有寄》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也通过其独特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人生、历史及自然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