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四首 其三

频年谙放逐,尽室苦漂流。
蓬掩孤灯雨,虫吟一叶秋。
身堪充水手,相合配军头。
一笑残生事,开尊倚舵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行四首其三》是明代诗人张时彻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简介:

  1. 作者介绍
  • 张时彻,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浙江鄞县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曾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嘉靖二年进士,历任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等职。五十三岁罢官后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等作品。
  1. 作品原文
    空闻玄圃胜,何似碧溪行。
    积雪千峰白,斜阳一镜平。
    舻移频挂藻,岸转只闻莺。
    信是沧浪好,中流试濯缨。

  2. 诗词解析

  • 空闻玄圃胜,何似碧溪行:表达了诗人对玄圃胜地的向往,但相比之下,碧溪之行更令人向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向往。
  • 积雪千峰白,斜阳一镜平:描绘了雪后的山峦和夕阳下的水面,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两句诗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 舻移频挂藻,岸转只闻莺:描述了船只在移动中不断挂上水草,岸边随着水流的变化传来鸟儿的鸣叫声。这两句诗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生动场景。
  • 信是沧浪好,中流试濯缨:表达了诗人对江水的赞美,认为沧浪之水最适合洗涤心灵。这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理解。
  •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山水景色,又有动植物形象,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 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丽。
  1. 历史背景:创作背景方面,张时彻作为明代的一位官员兼文人,他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思想情感。该诗可能创作于他在仕途中的某次旅行途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舟行四首其三》不仅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邃的内涵吸引着读者,而且其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为人们所珍视。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颂,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张时彻作为文人的艺术追求和精神世界。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是了解明代文人思想和情感的重要窗口,也是欣赏古代诗歌魅力的绝佳范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