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梅花(壬午)

铁笛吹水叠月痕。
水仙同处不同根。
寒侵么凤春留梦,瘦引枯蜂夜返魂。
携素友,对芳樽。
酒阑客散各黄昏。
高情偏向无人处,凭仗轻风冷面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 梅花(壬午)》是南宋诗人刘永济创作的一首词,作于1942年,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和孤高自许的情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的内容和背景:

  1. 作者简介
  • 刘永济,字叔雅,号梦泉居士,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诗人,擅长写词和书法,对宋代文学有深入研究。
  1. 词的原文
    香冷红罗梦欲阑,石湖旧月影珊珊。

  2. 词中意象分析

  • “香冷红罗梦欲阑”描绘了一幅寒冷夜晚的景象,红色的罗衣在寒风中渐渐冷却,暗示了梅花在严冬中依然傲然绽放。
  • “石湖旧月影珊珊”则通过“石湖”这一地名的运用,展现了一种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同时“旧月”与“珊珊”共同营造出了一种朦胧而优美的意境。
  1. 词的主题表达
  • 整首词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独立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遇的一种超然态度。
  • 词中的“寒侵么凤春留梦,瘦引枯蜂夜返魂”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独自开放的情景,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自己独特的风采,不受外界干扰。
  1. 创作背景
  • 该词作于绍兴十六年(1146),朱敦儒被罢官之际。朱敦儒早年自命清高,狂放不羁,不肯做官。靖康之变后他辗转避乱至两广一带,对于宋高宗的征召仍推辞不就。直到绍兴三年(1133)他才应召展开。

《鹧鸪天 梅花(壬午)》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它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独立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遇的一种超然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