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闺思

翠被葡萄,轻笼金鸭香烟重。
梅花影动。
小阁寒宵共。
到得而今,无计凰求凤。
愁千种。
一场春梦。
又被灯花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闺思》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闺怨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介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以其独特的文学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她的词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变迁,以真挚的感情和深沉的意境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她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方面,因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2. 诗词原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3. 诗词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深闺中的女子对爱情的专注和执着,以及由此产生的复杂情感。上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她独自守在空寂的房间里,心中充满了无法言说的愁绪。下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则通过春天即将离去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和无奈。“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进一步揭示了女子的无助和迷茫,她试图通过行动来排遣心中的忧愁,但最终发现无法摆脱这些情绪的困扰。末句“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则透露出女子对于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于归途的渴望。整首词通过对一个女子的内心世界的描述,深刻地表达了古代女性在爱情与婚姻中的苦楚与挣扎。

李清照的《点绛唇·闺思》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更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它让人们重新审视古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传统与现代、爱情与自由之间关系的新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