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爵洵可贵,不贪良独难。
《道德》五千言,止足为真诠。
汉时二疏志,千载称大贤。
岂不念苍生,身遂名亦全。
象齿何为焚,膏明将自煎。
因君振遥策,怀古心悠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好爵洵可贵,不贪良独难。
《道德》五千言,止足为真诠。
汉时二疏志,千载称大贤。
岂不念苍生,身遂名亦全。
象齿何为焚,膏明将自煎。
因君振遥策,怀古心悠然。
《送家立庵太常归皖山二首 其一》是元代诗人张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归乡之路的依依不舍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送家立庵太常归皖山二首 其一
张昱
别后音书绝,重来相见无。
一从江上别,六载梦魂孤。
白日催人老,青山隔我途。
故园松竹在,归棹欲谁欤。
其中“一从江上别,六载梦魂孤”一句描绘了与友人分别后的漫长岁月,梦中相见却只能遥望,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交通不便、通讯困难的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