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登白玉堂,文彩何郁郁?
胄子承风规,诸儒禀芳躅。
出持绝域节,入奉斋宫箓。
一身为千秋,此事亦已足。
浩然思故乡,悬车返初服。
浮山七十峰,依稀作汤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昔登白玉堂,文彩何郁郁?
胄子承风规,诸儒禀芳躅。
出持绝域节,入奉斋宫箓。
一身为千秋,此事亦已足。
浩然思故乡,悬车返初服。
浮山七十峰,依稀作汤沐。
送家立庵太常归皖山二首 其二’是明末清初诗人程可则的作品,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思考。
程可则在诗中通过对“昔登白玉堂”的描写,反映了当时文士们的才华及风采。这种对古代文人雅集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他们高洁的品质,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化的繁荣景象。
诗中“一身为千秋,此事亦已足。浩然思故乡,悬车返初服。”透露出作者对于个人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于故乡深深的思念。这种感情表达,既显示了程可则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映射出他的人生哲学。
‘送家立庵太常归皖山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明代文士精神风貌的历史文献。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