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爵洵可贵,不贪良独难。
《道德》五千言,止足为真诠。
汉时二疏志,千载称大贤。
岂不念苍生,身遂名亦全。
象齿何为焚,膏明将自煎。
因君振遥策,怀古心悠然。
【注释】
- 好爵洵可贵,不贪良独难:好的爵位确实值得尊敬,但贪图富贵却很难做到。
- 《道德》五千言:指《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共有五千多字。
- 止足为真诠:知足常乐才是真正的道理。
- 汉时二疏志,千载称大贤:汉代的疏广和疏受,他们有远大的志向,被后人称赞为贤人。
- 苍生:百姓,老百姓。
- 象齿何为焚:象牙被烧制成筷子后,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
- 膏明将自煎:油脂熔化成蜡烛后,也失去了其原有的光泽。
- 因君振遥策:因为您(王维)的诗,我受到启发,想要撰写一篇关于怀古诗的文章。
- 悠然:心情舒畅的样子。
【译文】
好的爵位确实值得尊敬,但贪图富贵很难做到。
《道德经》只有五千字,但其中的道理却能让人终身受益。
汉代的疏广和疏受有远大的志向,被后人称赞为贤人。
我们不应该忘记百姓的生活疾苦,如果能够实现他们的心愿,那么自己的名声也会随之而来。
象牙被烧制成筷子后,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
油脂熔化成蜡烛后,也失去了其原有的光泽。
因为您的诗,我受到启发,想要撰写一篇关于怀古诗的文章。
最后希望人们能够心情舒畅地享受生活。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以及对于怀古之情的感慨。首先,诗人赞美了爵位的价值,认为它值得尊敬但并非唯一重要的东西。然后,他提到了《道德经》的智慧,强调只有知足才能得到真正的领悟。接着,诗人提到了汉朝的疏广和疏受,赞扬他们有远大的志向并且为后人所称道。
诗人并不赞同一味的追求名望和地位。他认为,我们应该关心民生,解决百姓的苦难,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声誉。诗人用“象齿”和“膏明”这两个比喻来表达这种观点:象牙被烧制成筷子,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油脂熔化成为蜡烛,失去了其应有的光泽。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过度追求物质财富会导致资源浪费和损失。
在诗的最后一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怀古之情的感慨。他认为,诗歌可以激发人们的思考和感情,让人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最后,诗人以“悠然”结束全诗,传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