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一灵上人归罗浮

罗浮仙窟宅,四百玉芙蓉。
吾子今归去,栖迟第几峰?
云霞天半落,鸾鹤夜深逢。
何日携筇返,同看万壑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一灵上人归罗浮》是明代诗人程可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程可则是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周量,一字湟溱,号石臞。他少时从学于陈邦彦,入清后顺治九年考中会试第一。尽管他在顺治年间取得了科举考试的佳绩,却因政治原因未能参加殿试,之后在顺治十年后被授职为中书。他的仕途颇为坎坷,历任兵部郎中、桂林知府等职,并广交游,以诗文名世。
  1. 诗歌原文
    罗浮仙窟宅,四百玉芙蓉。
    吾子今归去,栖迟第几峰?
    云霞天半落,鸾鹤夜深逢。
    何日携筇返,同看万壑松。

  2. 诗歌内容解析

  • 罗浮仙窟宅:描绘了罗浮山的美丽景象,形容其仙居之地和四周如芙蓉般美丽的风景。
  • 四百玉芙蓉:形容罗浮山的景色如同芙蓉花一般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吾子今归去:这里的“吾子”指代诗人自己或其他人物,表明有人即将离去。
  • 栖迟第几峰:表达了送别之人对于未来归期的期盼与不确定,询问对方将栖息于哪座山峰。
  • 云霞天半落,鸾鹤夜深逢:通过描绘天上的云霞和夜晚的鸾鹤,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增添了离别时的哀愁。
  • 何日携筇返,同看万壑松:表达了期待与友人重逢的情感,希望在未来某个时刻能再次一起观赏万壑松翠的景象。

《送一灵上人归罗浮》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和艺术的缩影。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