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江楼鼓角鸣。
帆开驿路引笳声。
十里回舟冰雪夜,尾舟行。
已订泊船三日计,相思彻夜二毛生。
预恐归程方逼岁,过江城。
山花子 岁暮,阮亭过京口,用其见寄来韵(壬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山花子·岁暮》的艺术魅力
程康庄,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捕捉着岁月流转的美好与哀愁。在《山花子·岁暮,阮亭过京口,用其见寄来韵(壬午)》一诗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还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及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这首诗以日暮江楼鼓角鸣起笔,描绘了一幅繁忙而紧张的江边景象。随后,帆开驿路引笳声,十里回舟冰雪夜,尾舟行,这些画面生动地勾画出了冬日里江面的寂静与壮观。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如“十里回舟冰雪夜”中的冰雪夜象征着一种纯净无暇、静谧祥和的境界。
诗中的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观的描摹,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惜。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字子真,号烟波钓徒、阮亭、渔洋山人等,世称“王渔洋”,谥文简。他的词作风格豪放,情感丰富,善于用词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山花子·岁暮》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一部充满哲思的人生哲学诗。诗人通过对四季变化的细致刻画,展示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向往。
曹贞吉(1634—1698),字升阶,又字升六,号实庵,安丘(今属山东)人。清康熙三年(1664)进士,曾官礼部郎中,以疾辞湖广学政归里。他的诗作《山花子·岁暮》中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山花子·岁暮》是一首集自然美、哲理思考于一体的佳作,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认识,也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