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历尽,薄雪催双鬓。
半世雕虫却成闷。
问玄都观里,剩得刘郎几树桃,待他来时又尽。
往日繁华地,绣户■,佳胜一朝付灰烬。
叹南阳白水,万里旋归,城已破、萤火夜磷成阵。
何处吊王孙,姑苏台、只有麋鹿存,无人寻问。
洞仙歌 乱后有感(壬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洞仙歌·乱后有感》是北宋词人张元干的一首词作。此词上片写乱离之痛和思归之情;下片写忧国伤时,抒发壮怀激烈之情。全词语言刚健、沉郁悲愤,表达了词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以及对恢复大业的强烈要求和坚定信念。
这首词在艺术构思上很有特色:它不是以个人遭遇作为抒情线索来组织词章,而是以历史事变为背景,将个人身世之感与时代兴亡之感熔铸在一起,通过“我”与“君”的问答形式,表达出对南宋政权的眷恋与关怀。这种写法,使全词具有一种苍凉悲慨的风格。
以下是《洞仙歌·乱后有感(壬午)》的原文:
洞仙歌·乱后有感(壬午)
辛弃疾
十年一梦凄凉。似旧时、重游故地。欲诉当年心事,泪无言、落向断肠处。
追往事、空叹今如此,遥想当时、只费推移。铁马西来曾断送了,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衾儿莞尔,笑侬拙。
丁宁嘱付,细腰宫里,第一是、愁痕损黛,不如桃脸。永是少年,如今白头,惟仗梅花诗句。
这首词是作者因政治原因被贬至郴州而作。词中表现了作者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以及对恢复大业的强烈要求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