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店篇

祁阳山中断行旅,万岭参天天欲雨。
松杉百里一茅店,椎髻老翁作蛮语。
土垣半倒撑树枝,白日空庭走饥鼠。
惊看上客车马多,却立低头色如土。
连年此地莽丘墟,行人露宿饲豺虎。
生儿箐中已八岁,不识门前树禾黍。
官来给种新买犊,卧无莞簟炊无釜。
遗黎击柝夜燔薪,防虎中宵有伏弩。
客闻叹息亦吞声,乱后天南鲜安堵。
吾语老翁汝勿苦,日暮壶浆不索汝。
过吏游兵慎莫嗔,主人去此适他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野店篇》是明末清初诗人施闰章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而非李广田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野店篇》通过描绘一个偏远的山间茅店及其周边的环境,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于家园、故乡的深厚情感。

诗中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例如,“祁阳山中断行旅,万岭参天欲雨”一句,通过地理环境的描绘,引出了主人公在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而“连年此地莽丘墟,行人露宿饲豺虎”则进一步展现了当地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对生存条件的无奈接受。

诗中的抒情色彩浓厚,通过对老翁、儿童、官吏等不同人物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普通人生活境遇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遗黎击柝夜燔薪,防虎中宵有伏弩”一句,不仅反映了当地居民对安全的担忧,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顽强和不屈。

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例如,“土垣半倒撑树枝,白日空庭走饥鼠”一句,既描绘了自然环境的荒凉,也暗示了人在其中的渺小与无助。

《野店篇》作为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面貌。它不仅是文学创作的佳作,也是研究明末清初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