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 · 先进篇 · 第二十二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介绍
。
《论语·先进篇》第二十二章的内容是什么? 该章节讲述了孔子与弟子们关于孝道的讨论,其中涉及到对父母、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实践。
孔子首先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他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篇》)意思是说,孝敬父母和弟弟妹妹是仁德的根源。
之后孔子又提到“事父母能竭其力”,这意味着子女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侍奉自己的双亲。这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互相支持的价值观。
接着,孔子进一步解释了孝道的具体表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论语·为政篇》)意思是说,现在的孝顺行为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供养,并不是真正的孝。他强调,“至于犬马,则
注解
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兼人:好勇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