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诗句释义:

  1. 子路问:“听到了这些,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2. 冉有问:“听到了这些,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就去实施。”
  3.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这些,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冉有问‘听到了这些,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就去实施’。我不明白,冒昧地请教。”
  4. 孔子说:“冉有做事比较谨慎,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斗狠,所以我劝退他。”

译文:

  1. 子路问:“听说了就要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父兄存在,怎么能听到就说去执行呢?”
  2. 冉有问:“听说了就要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听说之后就要去做。”
  3. 公西华疑惑地问:“仲由问‘听说了就要去实施吗?’,孔子说是‘有父兄在’;冉有问‘听说了就要去实施吗?’,孔子说是‘听说之后就要去做。’我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请问老师。”
  4. 孔子解释说:“冉有行事较为谨慎,所以我鼓励他;仲由性格刚强,好胜,所以我要劝告他。”

赏析:
此诗通过孔子与两位弟子的对话,展现了孔子对于不同性格和行为方式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的思想。孔子强调在行动之前要考虑周围的实际情况和他人的感受,尤其是在涉及到家庭关系和亲情的情况下。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文化中重视人际关系和家族责任的教育观念。

孔子对两位弟子的态度有所不同,这表明了他在处理事务时会根据学生的性格和特点来调整自己的教导方式。冉有因为性格谨慎而得到孔子的认可和鼓励,这反映了孔子对于谨慎行事的重视;而仲由因为性格刚强、好胜而需要被劝退,这展示了孔子对于个人性格弱点的识别和纠正。

这首诗不仅是对孔子教学思想的体现,也是对儒家教育哲学的深刻阐释。它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特点,以便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和社会适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