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其二 二首

菱塘北角。
笑春蜕未肥,秋蜕方软。
才是禾茎露冷,荻花霜晚。
膏成榴子筐筐足,把玄黄、月黄同满。
虎头潮退,篝灯照取,水村腥遍。
喜更有、金华火脔。
与海镜甘分,河豚香乱。
频学芙蓉沉醉,不须人劝。
渔家最好真风味,就松江、莼脍谁换。
季鹰归未,秋来能到,我加池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桂枝香·其二》是明末清初的屈大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致,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菱塘北角,笑春蜕未肥,秋蜕方软。
    才见禾茎露冷,荻花霜晚。
    膏成榴子筐筐满,把玄黄、月黄同满。
    虎头潮退,篝灯照取,水村腥遍。
    喜更有、金华火脔。
    与海镜甘分,河豚香乱。
    频学芙蓉沉醉,不须人劝。
    渔家最好真风味。

  2. 诗歌鉴赏

  • 自然景观的描绘:《桂枝香·其二》中,“笑春蜕未肥,秋蜕方软”描绘了春季和秋季交替的自然景象,春天的嫩叶尚未饱满,而秋天的叶子刚刚变软,形象地勾勒出了自然界季节更迭的美态。
  • 人文情感的投射:“才见禾茎露冷,荻花霜晚”则通过描写稻谷在早晨被露水打湿的景象及荻花在霜降时显得特别美丽,反映了诗人对家乡丰收的喜悦和赞美。
  • 美食文化的展示:“膏成榴子筐筐满,把玄黄、月黄同满”描述了当地美食石榴的成熟,以及人们用不同颜色(玄色和黄色)的灯光来装饰餐桌的情景,体现了渔家的风俗习惯和对生活的热爱。
  • 生活习俗的反映:“喜更有、金华火脔”、“与海镜甘分,河豚香乱”等句,不仅描绘了渔家的生活场景,还展示了当地的饮食文化,如金华肉和河豚鱼的美味。
  1. 作者简介
    屈大均,字翁山,号垢龙,广东番禺人,明朝遗民。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博学的历史学家和散文家。屈大均生活在清朝建立之初,经历了明末清初的政治动荡和文化变迁,其诗作往往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浓厚的民族情感。

朱青长创作的《桂枝香·其二·金陵怀古二首》以其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情感、细腻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读者不仅能领略到诗人的艺术造诣,还能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