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水外,染得一天螺黛。
欲雨山腰先作带。
瀑泉添几派。
春色氤氲长在。
一片霎成云海。
点点芙蓉看渐大。
欲从天际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烟水外,染得一天螺黛。
欲雨山腰先作带。
瀑泉添几派。
春色氤氲长在。
一片霎成云海。
点点芙蓉看渐大。
欲从天际采。
《谒金门·望庐山》是清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
《谒金门·望庐山》原文如下:
烟水外,染得一天螺黛。欲雨山腰先作带。瀑泉添几派。春色氤氲长在。一片霎成云海。点点芙蓉看渐大。欲从天际采。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烟水景色的秀美,瀑布的壮观以及春天景色的迷人。诗中“烟水外,染得一天螺黛”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山外烟雾缭绕,如同涂抹了一层螺黛色的水彩画;“欲雨山腰先作带”则形象地表现了山中的雨势,仿佛是山腰处已经准备好了一条带子;“瀑泉添几派”展现了瀑布如丝带般的细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将庐山的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