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已饭黄羊。
笳声催上辞乡。
泪落边因夕阳。
蔚州煤好,春寒可代衣裳。
天净沙 塞上 其六 八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净沙·塞上》是明代清初的文学家屈大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共有八首,其中第六首为其中的一篇,其具体内容如下:
诗歌原文:
天明已饭黄羊,笳声催上辞乡。泪落边因夕阳。蔚州煤好,春寒可代衣裳。诗歌鉴赏:屈大均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于边疆生活的深刻感受。通过“天明已饭黄羊”和“笳声催上辞乡”等描写,诗人描绘了一幅清晨开始一天生活,随着军笛声响起,人们起身告别故乡的场景。而“泪落边因夕阳”则透露出离别的情绪和对家乡的思念。此外,“蔚州煤好,春寒可代衣裳”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条件虽艰苦,但依然能够适应并坚持生活。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同时也展现了边疆军人生活的艰苦和坚韧。
艺术特色:屈大均的这首《天净沙·塞上》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诗中运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和边疆的生活景象凝练地表达出来。特别是使用了大量的叠字来增强音韵效果,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强烈,易于记忆。这种艺术手法在当时是一种创新,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传统诗歌形式的突破。
历史背景:了解这首诗的历史背景也是理解其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创作于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这一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政治变革,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屈大均这样的文人更多地感受到了国家的动荡和社会的变迁,这也反映在其诗歌中,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的时代意义。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了解,可以更加深入地领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思考。
屈大均的《天净沙·塞上》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