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 第二十五章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

介绍

中庸 · 第二十五章’是儒家经典《中庸》的一篇,它阐述了孔子关于“中”与“和”的思想,强调事物发展变化的平衡性。

以下是对’中 · 第二十五章’的简要介绍:

在《中庸·第二十五章》中,孔子提出了“中庸”的概念,认为中庸之道是达到和谐与完美的重要途径。这一概念强调了事物发展的平衡性,即在对立、冲突和变化的过程中寻找到适度和恰当的状态。

《中庸·第二十五章》还探讨了“和为贵”的思想,认为和谐是一切美德的基础。通过实现和谐,人们可以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中庸 · 第二十五章’强调了事物发展的平衡性和和谐的重要性,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