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原十三首 其五

绝磴攀云莽,高龛接露藤。
道傍三昩水,山半六朝僧。
归鸟迷荒洞,寒花摘断塍。
峰前真陡立,何处觅传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青原十三首·其五》是明末清初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简要介绍此诗:

  1. 作者简介
  • 毛奇龄,明代诗人,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也在哲学和思想上有独到的见解,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1. 作品原文
    绝磴攀云莽,高龛接露藤。道傍三昩水,山半六朝僧。归鸟迷荒洞,寒花摘断塍。峰前真陡立,何处觅传灯。

  2. 诗歌内容解析

  • 登山望远:“绝磴攀云莽,高龛接露藤。”描绘了一幅攀登险峻山峰的画面,云雾缭绕,悬崖峭壁,藤蔓垂挂。
  • 自然景观:“道傍三昩水,山半六朝僧。”展现了山间清澈的溪流与古刹,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 归鸟与寒花:“归鸟迷荒洞,寒花摘断塍。”表达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与美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哲理思考:“峰前真陡立,何处觅传灯。”提出了关于人生和存在的深刻问题,探讨了人在宇宙中的孤独和寻找精神寄托的必要性。

毛奇龄的《游青原十三首·其五》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哲思、一种情感的表达。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