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催我出郊去,好鸟还宜载酒听。
草色遥联春树绿,湖光倒映远峰青。
歌喉润处花初落,诗韵拈来醉欲醒。
逸兴强寻豁目处,颓然独立望沧溟。
郊游 分得青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赏雪花分得青字》是明代诗人陈是集所作。下面将详细地分析这部诗歌的多个层面,从而深入理解其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诗歌创作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由陈是集创作,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有影响的文人。作为琼山(今属海南)人,陈是集的作品展现了其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也折射出明代晚期的文化景象。
从文学形式上来看,《赏雪花分得青字》采用的是七言律诗这一古典诗歌形式。这种形式在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其严谨的结构、对仗工整及韵律美著称。陈是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
这首诗歌的主题聚焦于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体验,其中“指工妙处擅丹青”一句更是凸显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此外,诗歌还蕴含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如“安知一部天香色,不是冰魂所合形”等句子,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从历史背景上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明朝末年,一个政治动荡、内忧外患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冲击,而诗人通过诗歌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与哀愁。
《赏雪花分得青字》不仅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文化特点以及诗人陈是集的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