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子曰:“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孟子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储子曰:“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孟子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
储子说:“大王派人来窥探先生,先生真的有跟别人不同之处吗?”
孟子说:“哪有跟别人不同的呢?尧、舜跟别人也都是一样的。”
《孟子》第八卷离娄下第三十二节,是孟子在与公孙丑讨论君子之志时所说的话。孟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三种品德:仁、义和礼。
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指对他人的爱护和关怀。孟子认为,只有具备爱心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他认为,仁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动,即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义:义是指按照道义行事。孟子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应该符合道德和伦理规范,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坚持正义,不去做违背道德的事情。
礼:礼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遵守的礼仪和规矩。孟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懂得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尊重长辈,对待晚辈要有礼貌,对待朋友要真诚。
孟子强调了君子应当具备的三种品德:仁、义和礼。这些品质是君子必须具备的,也是一个人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的标志。
储子:齐国人。
瞷(jiàn):窥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