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六节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孟子说:“杨子主张一切为自己,如果拔下一根汗毛能够有利于天下,他都不肯做。墨子主张兼爱,就是磨光头顶,走破脚跟,只要对天下人有利,他就去做。子莫主张中道而行。主张中道便差不多了。但是坚持中道缺乏变通,就是执着于一点。厌恶执着于一点的人,是因为它损害人道,抓住一点就不管其他了。”

介绍


《尽心》是儒家经典,收录于《礼记》,是一部论述儒学经典的著作。它主要阐述了孔子的“仁”、“义”等思想,并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在这一章节中,孟子探讨了如何达到君子的标准。他提出了一种理想化的道德境界——圣人之境,即通过内心的修养和实践来实现一种高尚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不仅包括对他人和社会的关爱与奉献,也要求个体具备坚定的信念、卓越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品德。

在这一章节中,孟子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尽心”的概念,意味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追求道德完善和内心的平静之中。他指出,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实践,才能达到圣人之境,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外部的仁爱。

总的来说,《尽心》这一章节是儒家经典中关于个人修养的重要篇章之一,它强调了内在修为的重要性,并为读者提供

注解

杨子:即杨朱,战国时期魏国人。其学说重在爱己,不为外物所累。

摩顶放踵(zhǒng):从头顶到脚跟都磨伤,极言墨家为救天下而辛苦奔忙之状。

子莫:鲁国的贤人。执中:犹言折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