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午日作

海榴花发日正长,我游沪渎逢端阳。
朱丝乍绾艾符小,画舫欲开蒲叶香。
南风吹水水波动,箫鼓中流远相送。
入浦疑投碧玉壶,满盘堆出黄金粽。
连桡并缆宛结筏,骤见戈船绕堤发。
横矛舞槊戏橹间,紫旆红旌映天末。
须臾甲士振臂呼,盘旋五色蛟龙趋。
拔帜似将驱海若,哀歌直欲惊天吴。
主人徐干发清兴,况复风流对仙令。
碧醑频倾细盏回,红船几处新妆靓。
当筵丝竹次第陈,沐兰剪艾申江春。
十年未续羁栖命,欲系新缯愁煞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浦午日作》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1. 作者介绍
  • 毛奇龄: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以创作诗歌见长。他的诗作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有一定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毛奇龄的诗作多表现了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1. 作品原文
  • 海榴花发日正长,我游沪渎逢端阳:这里的“海榴”指的是石榴,通常在夏季盛开,象征着生命力与活力。诗人通过描述石榴花开的景象,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
  • 朱丝乍绾艾符小,画舫欲开蒲叶香:这里描写了端午节时的场景,艾叶和蒲叶都是端午节的传统元素,象征着祛邪避疫。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 南风吹水水波动,箫鼓中流远相送:诗人用生动的画面描绘了端午水上活动的热闹场景,箫鼓声中,人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 入浦疑投碧玉壶,满盘堆出黄金糭:这里的“碧玉壶”和“黄金糭”分别象征着端午节的特色食品粽子。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展现了粽子的丰富色彩和诱人美味,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这个节日的美好记忆和情感寄托。
  • 连桡并缆宛结筏,骤见戈船绕堤发:描述了端午水上活动的盛大场面,士兵们划着战船环绕着水岸,展现出一派威武雄壮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绘,传达了对英勇将士的敬意和对国家安宁的祝愿。

《黄浦午日作》不仅是一首描写端午节日风光的诗作,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生活哲理。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和历史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