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郡顾元叹,少曾封遂乡。
读书击剑跨鞍马,横行绝塞驱贤王。
归来直弃云中守,右臂茸茸生细柳。
好学尝经蔡伯称,贫交但饮孙权酒。
藜床高卧七十年,过江子弟皆名贤。
庭前多少乌衣客,最爱江东顾彦先。
奉赠顾将军七十并呈嗣君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赠顾将军七十并呈嗣君澄》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对顾将军生平的敬仰和对其成就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毛奇龄,明末清初浙江萧山人,又名甡、大可,字大可,又字齐于、于一,号初晴,一作秋晴。他是一位学者,明诸生,后因事败流亡多年,康熙时期被推荐参与博学鸿词科,但最终未再出仕。毛奇龄治经史及音韵学,强记博闻,著述极富,但其著作常因不肯核检原书而多有错误。他的代表作品包括《西河合集》,其中包含四百余卷的著作。
诗歌内容:诗中描述了顾元叹少时便被封为遂乡,年轻时读书击剑,跨鞍马横行绝塞,之后归国直弃云中守,右臂生出细柳。好学之余曾经蔡伯称,贫交只饮孙权酒。藜床高卧七十年,过江子弟皆名贤。庭前多少乌衣客,最爱江东顾彦先。诗中通过这些描述展现了顾元叹的非凡经历与成就。
艺术特色:此诗以简练的语言勾画出顾元叹的一生及其影响。通过“归来”、“直弃”等词的使用,表现了其豪放的性格和果断的行为。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怀念,以及对后代的期望与祝福。
历史文化背景:明代社会文化背景下,文人常常借诗表达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价值观。毛奇龄作为一位学者,通过这样的作品展示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文学价值与影响: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也为后世所推崇。它不仅是研究明代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也给现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象和精神财富。
《奉赠顾将军七十并呈嗣君澄》不仅仅是一首表达敬意和怀念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