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松下芝萱图

谢庭艳艳产紫芝,北堂萱树生华滋。
长洲画师解幽意,翩翩写傍青松丝。
金冠玉韘间朱芾,翠羽紫翘横碧枝。
一种能释壮士怨,九茎堪作商山思。
煌扈在庭集衣履,缤纷满座饶文辞。
要知石上松鳞长,便识人间岁月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松下芝萱图’是一首描绘山水画的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十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一字龙洲,号梅溪居士,江西吉安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曾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封魏国公,谥号“文忠”。他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后人广泛传颂。

‘题松下芝萱图’是王十朋为《松菊堂图》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松菊堂中景最清,
芝兰玉树映阶庭。
松间月色如流水,
菊下风声似玉铃。

此诗以松菊堂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首句“松菊堂中景最清”点明了画面的背景,即松菊堂内景色最为清新明净。接下来,诗人通过“芝兰玉树映阶庭”来进一步描绘这幅山水画的细节,芝兰和玉树在阶庭之间生长,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诗的后两句“松间月色如流水,菊下风声似玉铃”则进一步渲染了这幅山水画的氛围。松间月色明亮清澈,如同流水般流淌;菊下风声清脆悦耳,好似玉铃般悦耳动听。整首诗通过对松菊堂中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

‘题松下芝萱图’是王十朋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的表达,同时也是他诗歌艺术的体现。他的诗歌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