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甬上齐士虎

营丘兄弟皆负奇,两龙并起无雄雌。
僧弥既死法护在,与之相对长歔欷。
高天荧荧日皛皛,恍见当年好容貌。
气盛时倾稷下谈,兴来每向苏门啸。
读书万卷绝简编,决机俄顷如流泉。
许之管乐已不愧,肯与嵇阮相因缘。
无如遭逢叹不偶,几度高斋种杨柳。
市门挟瑟且哀歌,垆下携钱快饮酒。
修文有召不得违,著书未就将从谁。
但惜周嵩尚有母,那知伯道竟无儿。
先生之季与予善,每话难兄泪披面。
若过山阳歌此词,落日寒冰倘相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甬上齐士虎》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作品。下面将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毛奇龄,本名甡,字大可,又字齊於、於一,号初晴,一作秋晴。学者称西河先生。
  2.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明代,具体年代不详。《挽甬上齐士虎》通过描绘营丘兄弟的非凡才华和历史变迁,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状况和人物性格的思考与感慨。
  3. 文学价值: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毛奇龄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著称。《挽甬上齐士虎》以其深刻的历史感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历史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4. 艺术特点:《挽甬上齐士虎》采用七言绝句形式,通过精炼的语言和富有节奏的韵律,表达了作者对人物命运的感慨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
  5. 文化内涵:《挽甬上齐士虎》不仅仅是一首描写人物的作品,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营丘兄弟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于英雄豪杰的评价及其对社会变迁的态度。

读者在欣赏《挽甬上齐士虎》时,可以进一步探索作者毛奇龄的其他作品,以获得更全面的艺术理解和文化认知。

《挽甬上齐士虎》作为明代文人毛奇龄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文化价值。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