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三十二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孟子说:“言语浅近但意旨深远的,是‘善言’;操持简约而恩泽博大的,是‘善道’。君子的言谈,讲的都是眼前的事,然而道却蕴含其中;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进而使天下太平。人们的毛病在于舍弃自己的田地,而去耕耘别人的田地——要求他人的太多,而对自己的要求却很少。”
介绍
。
《尽心》是儒家经典,记载了孔子弟子关于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的阐述和实践。在其中,《孟子·尽心下·第三十二节》讨论的是”尽心于人伦日用之间”的问题,即如何在生活中实现仁爱与责任。
《孟子》是记录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及其弟子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该书主要探讨了人性、道德和政治等问题,并且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在”尽心于人伦日用之间”这一节中,孟子提出了关于如何在生活中实现仁爱与责任的观点。
具体来说,《第三十二节》讨论的是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动来体现仁德。孟子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善行,并且强调个人的责任感和社会义务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比如在家庭
注解
指:意旨,意向。
施:恩惠。
不下带:古代注视人,目光不可低于对方的腰带。文中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带,腰带。
芸:同“耘”。